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8家上市公司✿★★,员工逾45万人✿★★。
2018年世界500强排位178位✿★★,在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兵器工业的152位)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由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整合重组成立的✿★★,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民用飞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的研究机构✿★★。
位于西安阎良飞机城的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多项“第一”✿★★:第一架涡扇支线客机运七✿★★、第一架空中预警机空警1号✿★★、第一架歼击轰炸机“中国飞豹”✿★★、第一架新型涡扇支线尊龙凯时✿★★,✿★★。同时✿★★,也正是在这里✿★★,掀起了我国飞机设计手段的一场划时代革命✿★★:率先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创造出国内第一架全机数字电子样机✿★★,使我国飞机设计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从而奇迹般地让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短时间内成功放飞蓝天✿★★!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创建于1969年12月✿★★,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高级工程师350多人✿★★,国家级✿★★、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511人才”14人✿★★,研究员90余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先后承担和完成了直八✿★★、直九✿★★、直十一等30多个直升机型号及其改进改型研制任务和直升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在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先后承担和完成了直八✿★★、直九✿★★、直十一等30多个直升机型号及其改进改型研制任务和直升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在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27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300余项(次)✿★★。通过重点工程的研制✿★★,实现了型号研制由测绘仿制到自主设计的重大飞跃✿★★,将中国直升机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15~20年✿★★;研究所与美✿★★、俄✿★★、法✿★★、德✿★★、英✿★★、意✿★★、加等国家在直升机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和合作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实现了直升机技术逐步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技术接轨开源计算机✿★★。目前✿★★,研究所是八机三十多型新研或改型直升机总设计师单位✿★★、直升机预研和发展规划抓总单位✿★★。直升机的研制已经形成“一机多型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系列发展”的格局和“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的局面✿★★。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综合所)✿★★,综合所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标准化及适航与质量工程技术服务商✿★★。作为政府和军方的智库✿★★,我们研判时局✿★★、前瞻未来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提供战略规划✿★★、政策支持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变革与进步✿★★。作为企业的伙伴✿★★,我们汇聚行业知识✿★★、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标准规范✿★★、检测认证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咨询诊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拥有国家标准件产品和机械电子产品环境与可靠性两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实验检测机构✿★★,设立有原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研究中心✿★★,是总参陆航部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空军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技术支撑单位✿★★,是工信部✿★★、民航局适航技术研究与管理中心✿★★。拥有GJB✿★★、HB✿★★、国外标准等全文数据库✿★★,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标准件试验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无损检测试验等设备百余台套✿★★,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66项✿★★。
旗下的融融网是航空工业集团唯一的军民融合服务平台✿★★,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办✿★★。现已上线六大子频道✿★★:融融标准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融融搜课✿★★、融融软件✿★★、融融元器件✿★★、融融标准件✿★★、融融设备共享等✿★★。围绕企业/产业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内容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现拥有核心企业会员2400家和注册企业会员30000余家✿★★。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六O一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六O一所科研实力雄厚✿★★,
专业设置齐全✿★★,涵盖了飞机设计✿★★、试验验证和技术支持三大类✿★★,共计54个重点专业领域✿★★、158个设计专业✿★★。设计手段先进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覆盖全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分析✿★★、型号管理为主的应用系统✿★★,具备了进行飞机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和手段✿★★,可同时进行多个型号设计✿★★。试验设施完备✿★★,拥有国内先进的飞机控制工程综合试验室✿★★、全机电磁兼容性实验室等25个配套设施齐全的重点专业试验室✿★★,具备大规模数字化仿真设计验证环境✿★★。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1300余人✿★★,研究员级的100余名✿★★,高级工程师级的近400名✿★★,院士3名✿★★,博导6人✿★★,博士后5人✿★★,有70多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是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之一✿★★。
研究领域覆盖导弹总体设计与制导✿★★、自动控制✿★★、无线电✿★★、红外✿★★、激光✿★★、微波✿★★、计算机✿★★、通讯✿★★、精密机械✿★★、火箭发动机✿★★、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51年来✿★★,空空导弹研究院始终坚持预研与型号相结合✿★★、引进与自研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军品与民品相结合✿★★、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产品研制与手段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年轻的母亲中字巴巴鱼汤饭✿★★,实现了由单纯科研型向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转变✿★★。研究院拥有职工570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2400余名✿★★。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实验设施和各类高精尖仪器✿★★、设备万余台(套)✿★★。在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雷达制导✿★★、仿真✿★★、微波✿★★、遥测✿★★、地面测试✿★★、计算机应用等 100多个专业领域具有雄厚的研制开发能力✿★★,并设有4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水上飞机✿★★、地效飞机✿★★、水陆两栖飞机)和浮空飞行器(载人飞艇✿★★、系留飞艇✿★★、遥控飞艇✿★★、对流层飞艇平台✿★★、平流层飞艇平台)等特种飞行器研究开发主机所✿★★。
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步伐✿★★,为中国特种飞行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百余项✿★★,先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第一架载水森林灭火飞机(SH-5B)✿★★、第一艘大型实用载人充氦式飞艇✿★★、第一架农林用超轻型飞机✿★★、第一架超轻型水陆两用飞机✿★★、第一架实用型地效飞机等航空产品✿★★,多次填补中国航空高科技和基础研究领域的空白✿★★。
为全面推进特种飞行器发展✿★★,中国特飞所确立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发展航空✿★★、强化产业”的指导思想✿★★。着力发展两大特种飞行器——水面飞行器和浮空飞行7✿★★,建设三大基础技术试验室——高速水动力实验室✿★★、浮空飞行器综合实验室和腐蚀防护与控制实验室✿★★,提升四大特色专业技术——水动力技术✿★★、腐蚀防护控制技术✿★★、浮空飞行器特殊技术和水面飞行器特殊技术✿★★,着力打造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开发✿★★、集成✿★★、试验✿★★、试飞基地✿★★。
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航空六一八所)建于1960年✿★★,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区✿★★。现有职工29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0余人✿★★。是我国航空工业导航✿★★、制导与控制(GNC)技术研发中心✿★★,集产品设计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开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用户涉及多个行业✿★★,纵向从零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技术继承性兼顾生产一代✿★★、改进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谱系✿★★。拥有飞行控制和惯性导航两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系统实验室✿★★,✿★★。设有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硕士点✿★★、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年来✿★★,航空六一八所在民用航空领域积极拓展新的业务✿★★,承担航空产品的维修✿★★、地面监测设备的研制✿★★。
六一八所先后成功地为我国20多个机型研制了飞行控制和惯性导航系统✿★★,多项产品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空白✿★★。有170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六一八所不断加强“导航✿★★、制导与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将科研拓展到基础研究领域✿★★。目前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拥有配套齐全的设计开发✿★★、研究试验设备✿★★,以及先进的科研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科研条件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